蚂蚁金服专题报告:数字金融日臻成熟,数字生活提升用户黏性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国内业务仍是当前蚂蚁集团业务主体,通过产品+服务+技术 三层加码,蚂蚁数字金融的业务内涵仍在不断加深,生态正在加速进化;刚刚开始探索的 数字生活服务潜力可期。本篇报告是对公司国内业务最新发展的跟踪和思考
支付作为数字金融生态的流量和数据入口,是全面撬动理财/信贷/保险/信用等各项服 务的用户基点。尽管支付本身是一个薄利行业,但其提供的场景触达能力成为整个生态的 业务基础。从支付类型看,目前移动支付是交易规模的主要贡献者和增量来源。
行业用户基数逼近国内网民规模,未来重点是用户深度运营。根据 CNNIC 第 45 次调 查数据,截至 2020 年 3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9.04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 8.97 亿,互 联网普及率达到 64.5%。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 7.68 亿,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达到 7.65 亿, 渗透率达到 85%。截至 2019 年 6 月末,支付宝国内 AAU(年活跃账户数)~9 亿;根据 易观口径,2020 年 7 月 MAU 达到 7.6 亿。腾讯公告 2019Q4 微信支付月活跃账户数超过 8 亿。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2020 年 1-6 月移动互联网全网 MAU 月均 11.55 亿,腾讯 系和阿里系渗透率分别达到 98.7%和 97.6%。
线下高频场景竞争接近尾声,B 端营销支出有望回归常态化。易观口径下,2019 年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 205 万亿,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2019Q4 交易额占比分别 为 54.6%和 39.0%,连续 12 个季度保持稳定。在长期线下份额拉锯战中,移动支付已经 与日常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根据中国清算协会数据,2019 年生活类渗透率 98%,公共出 行和缴费类渗透率 78%,商旅、票务、理财类超过 50%,娱乐下载 32%。线下消费高频 场景渗透充分,2019 年微信和支付宝针对餐饮行业客户的“绿洲计划”和“蓝海计划” 分别在 7 月和 9 月调降服务商激励政策费率。我们预计未来支付宝在 B 端的商户费率折扣 和激励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带来边际收入和利润释放。
C 端推广从现金转向“支付+”,抢位刷脸支付。从 2017Q4 开始,蚂蚁致力于以短期 投入换长期空间,在 C 端用户侧投入了大量成本以获取新用户。尽管这使得利润产生波动, 但拉长周期看,其推广效率超出市场预期。蚂蚁的 AAU 在 1 年半的时间内增长了~2 亿 (2017 年 3 月末 5.2 亿,2018 年 8 月末~7.2 亿),为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金融服 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8 年中期蚂蚁的推广重点从现金拉新和线下促活,转向与“支 付+”产品联动。
支付+财富管理:余额宝支付,通过“宝呗青年”等形式与信用支付联动。
支付+消费信贷:强化信用支付心智,加大推广花呗(花呗分期)+花呗月月付。 2019 年花呗分期增长 1 倍以上,在其直连和间连的 Top 20 服务商中,花呗分期 返佣占服务商整个支付类收入 36%以上。
另一方面,2017 年 9 月试水刷脸支付商用试点,2018 年 12 月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 蜓”,2019 年 4 月推出了“蜻蜓”二代产品。支付宝凭借良好的激励政策(3 年投入 30 亿,包括设备折扣以及运营激励),实现硬件终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在 300 多个城市线下落地,覆盖了商业零售、交通出行、医疗、智慧校园等众多支付场景。
下沉市场和细分年龄层仍有空间,增量心智争夺仍将持续。2020 年 3 月末,全国仍 有 4.96 亿非网民,其中 59.8%来自农村地区;城乡地区网络普及率仍有 30 个百分点差距。 得益于基础设施覆盖度提升,物理联网限制已经消除。而电商、短视频等平台资源持续下 沉,使得文化程度带来的软性约束大幅减少。2019 年,在移动互联网增速转向平稳之时, 微信和支付宝的用户量和日均支付笔数均录得可观增长。2020Q1 由于疫情因素,大量因 年龄、知识储备和兴趣等因素非触网人群因疫情原因被迫触网。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 2020Q2 46 岁以上和 18 岁以下用户移动互联网 MAU 净增 1735 万;三四线城市 MAU 净 增用户数达到 2108 万。但五线及以下用户移动支付渗透率仍然仅有 9.8%。我们预计,下 沉及细分市场仍将支持移动支付在未来 3 年内维持较高增速。对这类新客的心智争夺仍将 持续。
数字金融业务包含信用、微贷、理财和保险四大场景,从商业化角度看主要为理财、 微贷和保险三大业务。从架构看,每一场景 2C 资金端,均围绕用户需求搭建;而在 2B 产品供给端,向金融机构开放。通过与支付入口深度互动,五大场景构成了全生态深度耦 合的开放平台。这一生态并非业务的简单堆砌,而是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并且随着场景 渗透率的提升,平台变现能力被乘数级放大,同时也显示了强大的反脆弱性。
信用连接:串联全业务场景,成为支付撬动数字金融的支点
芝麻信用是蚂蚁全产品平台的串联线索。芝麻信用自 2015 年推出后,一直试图解决 商业信用的评价问题。芝麻信用主要衡量的是信用三维度(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中 的践约度,更多聚焦于商业信用领域。我们认为,这与蚂蚁自身的基因和构建“信用+” 生态的愿景是契合的。从业务角度看,蚂蚁的四层架构实质建立了一个梯次风险划定的场景边界。而芝麻分依托支付和理财行为,成为撬动信贷和保险业务的有力支点:
信用+信贷:芝麻分是开通花呗和借呗的准入条件;
信用+保险:芝麻分是参加相互宝互助计划的准入条件。互助模式推广前提是解 决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及救助产生后的理赔勘察问题。芝麻分成熟的信用 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准入信任问题。
致力于覆盖免押场景,用户心智认知远超同业。近期,微信、美团、360 等均上线了 自己的信用/支付分,信用分作为用户评价的基准正在成为互联网平台“标配”。尽管评估 维度各家平台大同小异,但数据的有效性和深度却有所不同,这将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个人行为的多面性决定了如果评价维度过多会导致目标泛化,而在与钱有关的领域,行为 表现更加稳定和一贯。蚂蚁积累的是场景数据中与钱最近的一类,也是对商业意义最大的 一类。2018 年后,芝麻信用专注于以信用替代押金,芝麻分凭借先发优势和覆盖广度, 成为认知度最高的信用分。根据 Trustdata 数据,在信用免押应用最广泛的共享充电宝行 业,2019 年免押订单占比达 95.4%,其中 66.8%自支付宝入口启用。
消费信贷:信用支付积累账单厚度,消费信贷稳步下探
C 端消费信贷平台主要以场景支付“花呗”和可取现消费贷款“借呗”为载体,目前 向场景和资金方双向开放,以助贷模式和联合借贷模式为主。2014 年 12 月“花呗”开始 公测,2015 年 4 月推出“借呗”。目前类似“花借”的组合已经成为各互联网平台“标配”。
在众多信用支付产品中,花呗的用户心智远远高于竞品。根据新浪科技微博在 2019年 9 月进行的投票调查,83.8%的用户最经常使用的信用支付产品为花呗。
产品形式推陈出新,降低交易门槛强化支付黏性。花呗通过与芝麻信用深度联合,在 2019 年和 2020 年进行了大规模获客推广和场景覆盖。在花呗基础上衍生出的各类细分产 品层出不穷,包括花呗通用额度、花呗分期专享额度、花呗快充额度、备用金、当面花等。
商业化途径自 C 端拓展至 B 端,大幅提升业务潜在空间和变现能力。最基础的花呗 通用额度,主要通过 C 端用户账单和交易分期收取手续费及罚息进行变现。随着花呗产品 线的丰富,花呗分期业务除常规面向 C 端的业务外,也允许商户通过贴息进行营销,大大 拓展了生息资产的来源途径。2019 年花呗分期开通商户达到 2000 万家,其中 500 万做过 贴息营销,整个店铺的销售额平均提升幅度 15%以上。在新推出的花呗月月付产品中,蚂 蚁同样为商户提供分月收款,担保收款等更为灵活地选择,商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 来组合使用,另外,花呗还会为月月付商家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来解决账期问题。我们 认为,随着变现途径自 C 端拓展至 B 端,花呗业务逻辑有望复制运费险买家版至商家版的 发展脉络,提升商业化空间。
建立漏斗型风险筛选机制,“花呗”积累账单厚度,“借呗”稳步下探。花呗从淘系电 商用户开始积累信用账单,结合用户支付流水等全方位行为信息,基于深度洞察的强交易 数据,建立起核心风控模型。随着覆盖场景增加,逐步向数据积累略显薄弱的场景和客群 延伸,开放产品也从风险最低的通用额度向风险偏高的月月付逐步递进。花呗对于新客的 授信额度初始通常仅为 50-100 元,主要应用于生活刚性消费需求。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 验室报告数据,花呗户均账单金额仅 900 元左右,授信额度使用率不超过 20%。随着庞大 基数的用户使用花呗的账单厚度增加,蚂蚁可以对其有进一步的信用评估。据国家金融与 发展实验室报告数据,经全量数据比对,花呗用户与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重叠率在 25%以 下,一半用户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为借呗客群下沉和风险特征认知提供了核心数据参 考。目前借呗笔均支出金额约 3000 元,授信使用率不超过 50%,杠杆率不高,信贷风险 相对可控。
助贷模式明确剥离信用风险,监管新规助力阳光化运营。2017 年 12 月《关于规范整 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发,明确要求“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 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此后,蚂蚁消费信贷业务加速向联合借贷和助贷模式转型, 向银行、信托等资金端开放,仅收取技术服务费分润,不再承担信用风险。通过将场景、 技术、数据、客户与资金机构分享,实现打破区域影响和技术限制的模式扩张。2019 年 5 月,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联合借贷和助贷模式纳 入监管,再次强调“不得将风控核心环节外包”和“不得直接或变相风险兜底”的政策底 线。蚂蚁作为助贷市场规模最大、资产质量最优的机构之一,将显著受益于行业阳光化。 同时,监管压降了消费信贷整体授信额度,叠加当前下行信用周期,蚂蚁有望受益于行业 集中度的提升。
财富管理:构建全产品体系,向全生命周期理财平台升级
余额宝全面开放,满足 7 亿用户流动性管理需求。自 2018Q2 开始,余额宝陆续接入 非天弘系货币基金,目前共接入 29 只基金。一方面满足了用户流动性管理的基础需求, 另一方面也保证规模和风险分散。同时,多基金的引入有利于通过“赛马机制”更好地为 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也为蚂蚁的整个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最广泛的用户基础。根据 各基金公告,我们预计 2020Q2 余额宝整体规模超过 2.5 万亿元,余额宝用户规模超 7 亿。
面向长尾用户构建全产品体系,为净值型业务提供用户基础,向全生命周期理财平台 升级。从增量客群看,蚂蚁从年轻小白客户出发,当前用户基数下必须思考如何服务更高 端客群。从存量客群看,蚂蚁全平台理财用户 85 后占比 56%。此类长尾客群过去 5-10 年 多处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理财需求和理解都较为初级。随着客户年龄增长,逐步成为社 会财富的中坚力量,如果不向上拓展服务半径也将面临客户的流失。
丰富产品体系,以满足用户递进的理财需求。在余额宝完成用户渠道触达积累后,从 用户需求出发,蚂蚁财富致力于为其管好三笔钱:短期开销、人生保障以及投资增值,以 覆盖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与之对应,过去 5 年时间,蚂蚁财富以产品为脉络,搭建了一套 投资门槛和风险偏好从低到高,产品要素从简单到复杂的全产品体系。
2018 年末蚂蚁基金累计交易用户超过 6000 万户。根据凤凰网等媒体报道,2019 年 支付宝平台理财交易用户数超 1.6 亿,相较余额宝整体用户基数仍存在极大转化空间。
疫情加速理财线上化,技术加持下,户均资产推动管理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受资金面 驱动,每年二三月是理财销售旺季。2020 年由于疫情导致线下销售遇阻,互联网平台成 为重要的销售渠道。2 月 18 日起,工行、农行在内的 30 家金融机构把近百支爆款存款、 基金产品等搬上了支付宝“理财周”,支付宝上存款理财产品销售增长超 100%,基金申购 交易日均增长 400%。根据阿里财报披露,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蚂蚁财富促成合作伙 伴为用户管理资产超过 4 万亿元。
投顾牌照及市场情绪加持,净值化业务迎来发展窗口期,有望分享资管行业红利。2019 年 12 月,蚂蚁集团与 Vanguard 成立的合资公司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2020 年 4 月, 基金投顾服务“帮你投”上线,用户最低投资金额为人民币 800 元。预计目前用户量近 50 万。另一方面,3 月以来二级市场大幅上涨,基民入市热情高涨,支付宝理财平台的数 据显示,近一个月支付宝上的基金申购金额同比上年增长超 5 倍,新“基民”同比增长 1 倍多。依托用户触达优势,伴随净值产品配置比例提升和超额收益显现,净值型业务有望 迎来发展的窗口期。
保险科技:相互宝补位传统商保,场景及健康险高速增长
相互宝用户量破亿,补位并向传统商业保险引流。2018 年 10 月蚂蚁保险和信美相互 联手推出“相互保”,11 月升级为“相互宝”互助计划。此后,相互宝陆续推出了“老年 防癌计划”和“慢病人群防癌互助计划”。截至 2020 年 8 月 17 日,相互宝参与人数达到 1.07 亿人,累计帮助 5.5 万成员,是全球最大的互助计划。
相互宝与商保实现互补:根据蚂蚁集团在 2020 年 3 月进行的近 6 万份问卷调研, 72%调查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68%调查成员自述无商业保险,61%调查成 员认为 10 万元以内自担医疗费用就会产生较大经济负担。这一人群显著区别于 传统商保,有效覆盖了传统商保空白人群。
相互宝为商保进行用户教育及引流:相互宝较好完成了年轻用户群体保险意识客 户普及,68%调查成员为 80 和 90 后。53%的调查成员为家人购买了网络互助, 有效识别保障需求。根据南开大学《相互宝社会价值研究报告》,超过 50%的用 户加入相互宝后,考虑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增强保障,相互宝成为蚂蚁保险销 售平台拓展服务的底盘。
网销渠道加速渗透,蚂蚁是全国最核心线上渠道。自 2011 年以来,各保险公司对互 联网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自 2011 年的 32 亿元增至 2019 年的269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74%。随着电销渠道式微,网销渗透率迅速提升,2019 年达到 6.3%;2020 年上半年疫情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从销售渠道看,互联网保险特别 是寿险主要依赖第三方渠道进行销售,2019 年产险和寿险三方渠道保费占比分别为 57% 和 87%。支付宝作为最核心的第三方流量渠道,根据阿里财报披露,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 12 个月间,蚂蚁集团促成的保费总额相比上年同期增长 100%以上。
健康险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退运险仍是场景险核心品种。按险种拆分,2019 年健 康险及意外险(包含财险及人身险中各自类别)占互联网总体保费~20%。在保险行业加 速回归保险保障本源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健康险实现连续 5 年稳定快速增长。特别是 2020 年 Q1 由于疫情影响,行业产险、寿险和意外险保费分别同比+0.3%/-0.6%/-11.8%,仅健 康险同比增长 21.6%,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们测算支付宝内主推产品“好医保”(人 保健康)及“尊享 e 生”(众安保险)2019 年保费合计~80 亿元。另一方面,场景保险是 互联网非车保险的主要贡献者,2019 年第三方网络平台非车保费收入达到 357 亿元。由 于退运险仍保持高速增长,叠加航意险萎缩,我们预计蚂蚁在非车保费中的份额有望进一 步扩大。
发展空间:全场景渗透率尚低,近半用户价值仍待挖掘
蚂蚁的五场景体系构建了完整的风险管理和用户转化路径。蚂蚁以支付宝超级平台为 载体,通过支付作为用户入口,以信用体系作为撬动整个数字金融生态的支点,围绕用户 金融需求,在理财、保险和微贷三大变现场景中通过风险层层递进的产品体系,有效实现 了用户适当性管理和转化。这一方面使得其建立了强金融生活心智,有利于用户全场景价 值挖掘,另一方面也通过产品对用户进行分层,有效控制了风险,实现业务扩张与风险管 控的平衡。
从场景渗透率看,全场景渗透率仍有近半空间。蚂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支付宝超级平 台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强金融心智带来的高质量金融属性流量。这使其在多场景交叉渗透和变现上具有显著的平台效应,有别于传统金融牌照简单叠加或一个用户多个产品的服务理 念。根据 2017-2019 年阿里巴巴投资者开放日披露,蚂蚁集团全部五场景(支付、信用、 理财、微贷、保险)的渗透率自 2017 年 3 月的 10%提升至 2019 年 6 月的 40%。理论上, 各场景中低风险业务渗透率均可向支付及信用业务看齐,目前全场景渗透率提升仍有近半 空间。
从单用户价值看,2017-2019 年所获新客需求尚未充分发掘。单场景中均存在风险较 低的产品场景,随着对用户理解的加深,部分用户将从轻度用户逐步转化为深度用户,大 幅提升 ARPU 贡献值。根据 2019 年阿里巴巴投资者日披露,支付宝新用户获客后 5 年后 全平台账户余额(Relationship Balance,指账户内余额宝、花呗、借呗以及年化保费的平 均资产余额之和)是获客当年的 10 倍以上。由于支付宝 9 亿年活跃用户中有近 4 亿用户 为 2017 年之后的新客,这部分用户需求尚处于获客后 1-3 年阶段,仍有较大挖掘空间。
从业务变现能力看,数字金融生态未来空间仍可期。分业务看,我们认为未来 3-5 年 数字金融生态主要增量来自于:
移动支付:支付业务交易规模稳定增长以及费率折扣、激励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 后带来对收入的显著边际影响。
消费信贷:信用支付商业化路径拓宽带来的额外增量;中国居民消费信贷行业增速仍稳定在 10%-15%,依托互联网信贷业务渗透率提升以及行业整肃带来的头 部平台份额提高,微贷业务分润及服务费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财富管理:余额宝业务随着用户财富增加的自然增长,理财业务线上化带来的类 固收业务品类及撮合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资产配置向净值化产品转移带来 的潜在巨大机会。
保险科技:电商场景 GMV 增长带来的场景保险稳速增长,健康险高速增长及线 上化率迅速提升带来的高增量,以及长期复杂险种线上产品性价比提升和车险费 改后可能的潜在增量。
从蚂蚁集团的数字金融体系看,业务层(理财、微贷、保险)均已实现向金融机构全 面开放。而在能力层,通过蚂蚁区块链,配合芝麻信用的个体信用体系和支付宝流量入口 作为买卖双方的信任载体,正在重构数字经济时代的信任基础设施。此外,在核心底层技 术层,预计金融云 BD 与阿里云打通后或逐步剥离,OceanBase 则实现了独立运营,通过 通用底层+行业定制实现产品化输出。
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全面开放,实现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赋能
全业务转向开放主导,专注平台型服务。蚂蚁的数字金融业务在短暂的自营主导阶段 过后走向开放,形成了如今的蚂蚁搭台,金融机构唱戏的格局。技术率先被应用于其自有 业务场景,提升 C 端用户的体验,形成业务-技术-解决方案-业务的闭合良性循环。更进一 步,通过业务-能力-技术全环节开放,与金融机构建立更多层面的紧密连接,从而形成更 加开放、灵活、可延展的生态连接。
财富管理扩大服务机构,2B 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余额宝的开放,蚂蚁财富将自身 最王牌产品向基金公司开放。而伴随定期、基金板块产品拓展至养老保险和银行结构性存 款、“尊享专区”上线打开 30 万元以上产品销售瓶颈,蚂蚁为 7 亿用户提供了更加多元和 适合的产品。相对应的,理财板块机构运营服务的对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2019 年达 到~120 家。通过从运营效果可视化、效果及原因分析、智能工具三方面搭建数据智能化产品体系,将“财富”Band 首页中心化流量和机构“财富号”去中心化流量相结合,蚂 蚁帮助机构进一步提升触达用户的转化效率。
信贷搭建平台型服务体系,实现客户、数据、技术全周期共创。蚂蚁信贷领域的拳头 产品 C 端“花呗”“借呗”和 B 端的“网商贷”均已实现助贷化。作为前端触达,蚂蚁根 据商户和用户的行为轨迹进行画像。技术包括 LBS 定位和交易行为关联,支付现金流网络 拓扑图像以及不同用户协同过滤等实现精准风控和用户推荐。一方面,蚂蚁通过助贷和联 合贷款模式,与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合作,在合规前提下进行数据共享,实现协同触达和风 控。另一方面,通过将客户识别获取、营销、风险前端实时判断模型化、系统化、产业化, 再根据合作伙伴的需求定制化合作方案,实现全流程、多形式、多层次合作。
保险自前端向中后台服务跟进,进一步提升服务深度。从前端看,蚂蚁自主运营的“相 互宝”和销售渠道保险商城已经成熟,商城内上线了超过 100 家保险合作伙伴,包括多收 多保、医疗险、重疾险、养老险等超过 2000 款保险产品,服务超过 4 亿用户。另一方面, 蚂蚁在“多收多保”和车险定损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中后台风控和理赔技术储备。以面向 使用收钱码做生意的码商群体推出的免费门诊保险“多收多保”为例,用户只需要拍照上 传病历、发票等即可报销。根据 2018 年 ATEC 大会披露,AI 技术在多收多保的贡献度已 达 50%以上。例如在审核环节,57%的审核都由系统自动判别,准确率高达 99.99%。而 整个“多收多保”团队仅有 20 多人。而蚂蚁正在把包括前端营销、数据中台以及底层云 服务等方案向保险公司开放。
区块链:建设信用新基建,技术储备和场景落地双加速
区块链技术为数字世界解决信任问题、实现高效协同提供了最理想的方案。区块链作 为去中心化、多方参与的分布式“账本”体系,具有“开放透明、不可篡改、对等互联、 易于追溯”的天然基因,有望重构信任机制。过去 3 年,蚂蚁区块链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 区块链生产力平台,让超 50 个复杂场景发生产业协作质变。2020 年 7 月,蚂蚁区块链正 式升级为“蚂蚁链”,成为蚂蚁集团科技板块中的核心业务。
蚂蚁正加速区块链商业场景落地。目前不少行业都在进行区块链“局域网”试点与运 用,蚂蚁在金融、零售、医疗、农业等方面均有场景落地。2020 年 4 月 6 日,蚂蚁链面向中小企业推出了“开放联盟链”,首次全面开放蚂蚁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能力,开放联 盟链基于蚂蚁区块链自主研发的技术,将企业区块链开发门槛从百万级降低至千元,缩短 建链时间至最快一分钟。“开放联盟链”能支撑 10 亿账户规模、10 亿日交易量,实现每 秒 10 万笔跨链消息处理能力(PPS)。此外,蚂蚁还与中小企业共享蚂蚁区块链丰富的场 景解决方案,助力各行业区块链商业场景快速落地。
蚂蚁正加大技术创新储备,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根据知识产权产业媒体 IPRdaily 2017-2019 年排行榜,蚂蚁区块链专利申请数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其中 2019 年其总数达 1505 件。2020 年 6 月 3 日,金融科技专家 Yassine Regragui 在领英透露,蚂蚁集团正在 研发一种名为 LedgerDB 的新技术,将区块链技术与数据库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同步并验 证数据和日志的完整性并提供不可篡改性。根据其观点,LedgerDB 将比现有联盟链快至 少 80 倍,并称该技术有望将区块链大规模应用时代提前至少十年。
OceanBase:独立运营,底层技术商业化初现雏形
OceanBase 是支持支付宝海量支付的核心底层技术。交易技术是蚂蚁集团打磨时间 最久的技术能力。OceanBase 是海量交易技术的关键之一。OceanBase(金融级分布式 关系型数据库)颠覆了传统数据库集中式技术架构,创新采用新一代分布式处理技术。它 让用户能够以最小的迁移成本使用高性能、可扩展、持续可用的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同时 提供金融级可靠保障。2019 年 10 月 OceanBase 打破了甲骨文保持 9 年之久的数据库基 准性能测试 TPC-C 的世界纪录,2020 年 5 月,OceanBase 以 7.07 亿 tpmC 的在线事务 处理性能,再次刷新自己的世界纪录。
经过 10 年打磨,从开放走向独立运营。OceanBase 始创于 2010 年,经过阿里超大 规模业务场景、支付宝金融级场景以及双 11 等战役的历练,技术逐步成熟。2017 年 OceanBase 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经支持蚂蚁集团 100%核心交易系统,稳定支撑阿里/ 蚂蚁内部上百个关键业务以及浙商银行、南京银行、Paytm 等多个外部客户。2020 年 6 月,蚂蚁宣布将 OceanBase 独立进行公司化运作,成立由蚂蚁 100%控股的数据库公司 北京奥星贝斯科技,这标志着蚂蚁在底层技术的商业化上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金融云:服务与阿里云打通,协同输出解决方案
协同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BD 团队全面打通,预计未来将整合入阿里云。2018 年 11 月,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成立了新零售、新金融、数字政府和通用行业事业 部。蚂蚁集团原金融云相关员工统一并入该事业部。此后,阿里云的新金融事业部将作为 整个阿里巴巴体系对外销售金融科技的统一出口,既卖阿里云的云计算服务,也卖原先属 于蚂蚁集团的中间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等产品。
协同信贷业务,挖掘云服务业务增量。在此前的组织架构中,阿里云服务金融客户面 临诸多挑战。金融机构由于业务量增速平稳,同时正在进行去杠杆,对业务上云缺乏实质 性动力。在蚂蚁业务赋能的前提下,进行 PaaS 级服务输出,再进一步实现 IaaS 级的协 同合作。蚂蚁通过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支付宝、网商银行触及的用户,如消费金融和联合 贷款等,先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业务,增加用户流量,进而挖掘其对云服务新的需求。
根据 IDC 数据,2019 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 3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6%。在金融云基础设施(公有云+私有云)市场上,2019 年阿里云以 19.4%的份额位居市场第一, 其中在金融公有云市场上,阿里云市场份额达 54%。目前,阿里云上金融行业客户达到上 万家,覆盖 60%保险企业,50%证券公司,以及上百家银行客户。在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 上,2019 年全年阿里云以 12.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全面升级:更名专注科技服务,转型补位生态数据短板
更名蚂蚁集团,淡化金融属性,专注科技服务
完成更名,定位自“金服”转向“科技”。2020 年 7 月 13 日,蚂蚁完成工商变更, 由“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蚂蚁集团的经营范围剔除“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金融业 务流程外包,金融知识流程外包,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以上项目除证券、期货,未经金 融等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向公众融资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等”, 新增“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从经营范围看,蚂蚁集团平台更加强调自身科技属 性,与金融业务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拆分,符合此前我们对公司应对金控监管的预期。
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超过 50%,加大科技投入。根据阿里财报披露,截至 2020 年 3 月 末的 12 个月期间,数字金融服务贡献了蚂蚁集团总收入的 50%以上。2020 年 6 月末蚂蚁 集团 CEO 胡晓明在接受彭博社专访时表示,预计未来 5 年蚂蚁 80%的收入来源于技术服 务费。此外,蚂蚁 60%以上员工为技术人员,并在通过研发投入和投资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全面转型数字生活平台,丰富平台属性,补全阿里生态数据短板
全面转型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属性进一步凸显。2020 年 3 月 10 日,蚂蚁集团召开合 作伙伴大会,宣布在服务业数字化大潮来临之际,支付宝自支付平台全面升级为数字生活 开放平台,即从单一金融支付平台,向兼顾金融、民生政务和本地生活的全数字生活平台 转进。一方面,支付宝自 2008 年率先在上海推出水电煤在线缴费业务以来,已经在服务 业数字化探索了 12 年,早就已经是民生政务的第一入口。另一方面,今年疫情大幅冲击 线下营业,服务企业正在加速线上化,而 80%的线下服务业仍没有线上化。支付宝平台上 目前第三方小程序超过 170 万,民生政务服务超过 1000 多种,每天有超过 1 亿人通过支 付宝进行生活服务支付。
孙权挂帅整体统筹,争夺本地生活数据价值入口。2019 年 12 月,蚂蚁集团进行人事 调整,胡晓明(孙权)出任蚂蚁集团 CEO,统领支付宝事业群、数字金融事业群、CTO 线、CMO 线、大安全线、智能客户资金部、全面风险管理部、客户服务及权益保障部以及其他中后台线。2020 年 1 月,孙权被委任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董事长,协同蚂 蚁资源。作为直接接触到消费者的最后一环,本地生活的业务数据是阿里实现数据智能的 关键一环。随着支付宝的全面升级,支付宝向集团业务的流量反哺愈加明朗。
商业经营:完善基础设施与激励政策,深度与金融能力互动
迎接服务产业数字化大潮,加快 2B 生态建设。中国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将带来巨大 机遇,新消费成为释放需求端潜力、推动供给端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支付作为整个商业 基础设施最外部的一环,双边的 C 端和 B 端都必须被平台纳入生态版图。而在当前用户行 为相对固化的前提下,商户的运营和最终留存成为重中之重。在整个商业交易流程中,作 为前端的 2C 消费背后有着庞大的 B 端产业链,这也成为商家选择的核心考虑。根据艾瑞 咨询对受访商户的调研结果显示,85.4%的商户在选择支付平台时,会关注平台所能够提 供的增值服务。
金融支付+民生政务+本地生活,覆盖 C 端生活服务全周期。站在金融支付平台角度 看,支付宝天然带有工具属性。即使从单纯的“支付工具”丰富至“一站式金融生活”, 但依然没有摆脱金融固有的低频和留存时长短的问题。伴随支付宝平台定位升级,支付宝 App 再次进行改版,大幅强化生活服务心智。除常规收付款依然占据最醒目位置外,民生 政务被继承于“市民中心”TAG 中,首页流量被大幅分配给服务频次更高的“吃喝玩乐住”, 特别是“饿了么”的外卖业务。基于智能算法为用户推荐喜欢的服务,实现“千人千面”, 从“人找服务”转向“服务找人”。
开放全域运营,中心化流量提升商家服务分发效率。支付宝同时提供中心化的平台运 营和基于小程序的自运营体系来提升商户的运营效率。全域运营体系开放下,支付宝开放 了首页的推送流量,给予第三方服务更多曝光机会。相较于本质基于社交属性的微信,支 付宝的消费和金融属性更重。强烈的目的性使得支付宝的触达必然不同于微信的社交裂 变,更多依赖推送和搜索。过去一年,支付宝首页的生活服务搜索量已经增长了 300%。 这决定其业态路径必然是从 B 端到 C 端,因此在流量支持上更慷慨,也更具有公域扶优属 性。
以小程序提供去中心化内外流量,向覆盖 4000 万商户目标迈进。2019 年 9 月,支付 宝小程序正式升级为阿里小程序,成为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底层架构的一部分。支付 宝小程序对内陆续打通了淘宝、天猫、UC、高德、钉钉、饿了么、天猫精灵等多个阿里系 应用,实现一端开发、多端运行。对外,支付宝小程序与新浪微博互通,正式从站内走向 站外,开始寻找新的流量增量。根据 2020 年 3 月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披露,支付宝小程 序 MAU 达到 6 亿,小程序数达到 170 万+,留存占比达到 85%。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 2020 年 6 月淘宝全域月活流量中,支付宝小程序贡献了 10%。蚂蚁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 携手 5 万服务商帮 4000 万服务业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打造服务业的新基建。
通过“中心化流量攻击+去中心化商家自运营”,寻找局部最优战场。在商家服务和本 地生活领域,支付宝面临的主要对手是微信和美团。相较于微信,借鉴淘宝的增长经验, 蚂蚁与阿里实现了搜索和算法人才打通,支付宝在中心化流量分配上更具经验,转化率高 于微信。相较于美团,支付宝在用户基数上又具有显著优势。依托于淘宝、饿了么、口碑、 飞猪、淘票票等平台已有商户,阿里系内部生态运营成效显著。在 2019 年 9 月的小程序 峰会上,蚂蚁披露支付宝小程序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和第五分别是由聚划算和阿里妈妈团 队运营的“每日必抢”、“一淘特卖”小程序。过去一年支付宝小程序为淘宝带来了 1 亿的 新增用户。
加码激励政策,推出经营转型计划和小程序扶优计划。2019 年 9 月的小程序峰会上, 支付宝推出激励机制。商家在公测阶段,商家每通过自运营拉新获得 1UV,即可获得支付 宝生态体系内 300PV 流量支持。在 2020 年 3 月的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进一步推出了新的扶优政策,计划扶持 100 个百万小程序标杆。商家可以通过日常自营的动作来获得扶优 机制的积分,来获得平台的中心化流量激励。通过将所获激励流量持续运营,进一步实现 留存和促活。通过这样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持续的迭代,实现了商家持续化的自运营的 流量体系。
与花呗深度互动,降低商户营销门槛,提升客单价。在 2020 年 3 月支付宝伙伴大会 上,花呗分期推出丰登计划:1)针对商家,到店消费者在未来一年一旦到店进行花呗分 期,将获得商家提供的临时提额能力;同时扩大商家返利计划覆盖面。2)对间连服务商 的激励政策从用户付费向商家贴息订单倾斜,商户贴息订单服务佣金加码;3)收钱码新 动销商户返利政策加码。根据蚂蚁在大会上披露,阿里健康线上营销进行免息尝试,交易 额提升 48%;小牛电动车在门店开展分期免息后销售额提升 30%以上。根据其自身规划, 未来 3 年,花呗分期有望覆盖 4000 万商家。
覆盖小微商家全成长周期金融需求,强化数字经营服务能力。网商银行通过与支付、 收单机构,以及银行和 SaaS 服务商协作,目前实现覆盖小微经营者~50%,计划在未来 3 年将贷款可得率提升 20%,覆盖中国 70%小微经营者。同时,针对供应链品牌长尾经销 商,网商银行通过“扫码付”获取的货物流转信息用于线上授信决策,实现了对长尾商家 的信用识别。通过覆盖小微商户开店、经营、采购、加盟全成长周期的金融需求,实现数字经营和信贷服务的无缝衔接,旨在最终实现数字化营收提升 20%的目标。
未来展望:通过全场景服务提升用户日活黏性,持续强化平台核心竞争力
存量用户运营时代,关注重点向提升用户日活及使用时长转移。随着支付宝的 MAU 与微信差距逐步缩小,预计未来运营重点将向更聚焦于高频的 DAU 及用户使用时长及频 次。作为天然低频次的金融服务,在维系用户日常行为黏性上存在固有缺陷。数字生活转 型带来的高频服务恰好弥补了这一短板。我们预计,基于支付宝从自有到开放的发展思路, 未来接入支付宝的服务将从阿里系内逐步向其它大型第三方平台开放,并通过用户习惯实 现千人千面。相较于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更专注于生活场景,在流量红利逐步减弱时期, 这部分增量流量对中立第三方平台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随着越来越多服务的接入,全 场景一站式服务覆盖将进一步提升支付宝日活和打开频次,从而强化平台黏性这一核心竞 争力,进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用户价值挖掘。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中信证券)
更多内容请参见报告原文。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系作者:
小庄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